返回

第九百九十章 火寻侯王复回京 朕就是亡国之君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景泰十五年八月十六日的廷议,在拥护之声中结束,正当朱祁钰打算起身的时候,一个小黄门跑进了文华殿内,将一份塘报放在了桌上。

中山王徐达曾孙,大明魏国公徐承宗因为病重,薨逝。

「命应天巡抚李贤主持,有司营葬,礼部给个谥号,令其子徐袭封魏国公。」朱祁钰看完了塘报,对于徐承宗,朱祁钰的印象还是当年徐承宗从凤阳跑到叙州磕头,也因此在平定南衙僭朝作乱之事中,魏国公府保留了下来。

徐承宗在大明平定南衙僭朝叛乱之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朱祁钰对徐承宗的离世并不意外,李贤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汇报了徐承宗病重的消息,而太医院组织了太医前往南衙诊治,留不住终究是留不住。徐承宗的离世不会对南衙的局面带来多少的影响,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整个南衙一分为三,现在的应天府,处境略显尴尬,既不是文化、政治中心,也不是军事、经济中心。

甚至南京连娼妓最活跃之地,都已经逐渐转移到了松江府,秦淮河畔的青楼妓馆,都转移到了黄浦江沿岸。

即便如此,朱祁钰仍然将早就写好的悼文,递给了兴安,让兴安发往应天。

朱祁钰回到了讲武堂御书房,准备着盐铁会议的笔记,而兴安在备忘录上将徐承宗的名字标记为了薨逝。

「走吧。」朱祁钰带着兴安前往了盐铁议事厅开始每月一次的盐铁会议。

李宾言作为三司使汇报了官铺的经营情况,官铺已经覆盖了大明所有县城,而农庄的覆盖率只有五分之一,这是一个漫长的基层建设过程,预计在景泰三十五年左右,官铺对农庄覆盖才能达到八成以上。而大明的银庄,覆盖到了大明所有的府衙,至于县衙,除了极个别的大县有所覆盖,再无法向下推进。

金融从来都是肉食者的猎场,大明银庄的覆盖,在极为保守的大明朝堂,已经有如此覆盖率,已经完全足够。

而工部对于官厂的情况进行了一个汇总,比较值得注意的则是和林瓦刺总兵官杨汉英请旨设立铁、煤矿山官厂,是否设立和林厂,成为了争论的焦点。大明反腐厅现在将反腐的拳头,砸向了官厂和官铺,自从李宾言回京后,完成了对整个计省的整合后,之前不盈利的官厂和官铺突然开始了盈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