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5章 回京 穿越古代考科举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商人之间最是讲究人脉,当那些乡绅寻上府衙送药材时,见程叙言长吁短叹。乡绅问:“大人是有何烦心事?”

程叙言看他们一眼,又低下头叹气。

乡绅试探道:“大人可是因为钱财烦心?”

这不难想到,嘉州府受创,重建哪哪都要钱。

程叙言叹道:“府内粮食捉襟见肘,有钱也买不得。”

乡绅眼珠子转了转,听话听音,程大人这话意思是还有钱?只是缺粮?

乡绅礼节性的奉上一百两,说是为程叙言分忧,为府内百姓分忧。

回去之后乡绅立刻跟浙地的商人传信,洋洋洒洒一大篇,中心思想七个字:嘉州府缺粮,速来。

赚大钱的机会到了。

当然府内也不是所有商人皆是唯利是图,亦有听闻程叙言忧愁的商人主动出钱出力。

以戚姓商人为首的儒商道:“如果这次没有程大人,我等别说保留财物,或许性命都不一定留下。”天灾不仅会带走人的性命,还会一同带走人的良心。

就算他们逃离,半路上遇到流民也是凶多吉少。拥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对商人来说百利无一害。

程叙言闻言,大方收下银钱,默默记下这些出钱出力的人,打算回头给人建碑。

人一辈子为名为利。程叙言给不了戚商人利,给名却是可以的。

至于想趁机发灾难财的人,程叙言不会客气。

不过短短几日功夫,从浙地过来不少粮商,直接将粮价翻倍,有些甚至更高。

他们满心以为这次能大赚一笔,然而却无人买账,官府也没有动静。

老幼有专门的粥棚供给,年轻人做工有官府包饭,除了小撮懒汉没得吃,人家也会另想法子。总归是不会买外地粮商手里的高价粮。

现在正逢秋日,山里多有果子和野物,再不济还有野菜,饿不死人。

然而粮商将粮食运过来本就是一大笔开销,粮食堆积手中,每日一睁眼又是一笔开销。

因为程叙言对外称重新规划县城,每块地都有大价值,所以外地粮商运来的货物在本地租地囤放,租金颇高。

他们又不能把粮食带去城外,一来潮湿闷热,粮食易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