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 欲亲征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无论是魏国变法、还是秦国变法、韩国变法、齐国变法都一样,其实大家做的都是一场赌博。

变法力度小的国家,既得利润低。

相反,利润大的,筹码也相对更高,但赌赢了得利也最大。

而其中,就属秦国胆子最大、秦孝公胆子最大、秦国的改革力度也最大。

短短十余年间,整个秦国焕然一新,军、政、农、商各个行业在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君是何等人?

大才也,亡命之徒也!商君之术在当今看来,乃利国之良策。但彼时,秦国人可不这么认为,秦国的大贵族可不这么认为。

从商鞅曾向魏王三献良策,便不难看出,其策风险之大。

彼时魏国为何弃良术而不用?魏王自傲、识人不明?可能确有此因,但赵雍觉得魏国高层总不能都是傻的吧?

能识者众,敢为者寡!不识前路者,博求巨大利益的同时,身后往往伴随着无穷的危机。而当时魏国并无秦国如此大的忧患,自然也不愿意冒那么大的风险。

而彼时,秦国显然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境地,商君之策之所以得以在秦国实施,亦不过是秦孝公的放手一搏罢了。

但显然,秦国最后成功了、赌赢了。秦国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报酬,秦国变得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得以睥睨天下。

换想,如果当时秦公变法失败了,整个秦国恐怕也都得跟着他覆灭吧。

人们在看待一件历史遗留问题的时候,往往以自身的视觉角度选择代入,但那样看待问题,问题本身就是偏驳的。站在事情的发生时间和当事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才能更好的剖析出问题本身的利与弊。

不在其中,难领其味!

放到自己这边,赵国的贵族之所以反对军制变法,赵雍觉得不是因为他们愚昧、无知、守旧。

或许其中确有个别投机取巧、鼠目寸光者。

但真正能身居高位者,又有几个是真的愚笨之人?

他们不过是恐惧……恐惧变法失败带来的后果。

军制变法承担变法的风险太大!大到他们不敢承担。

他们不是赵雍,他们自然不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