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七一 精确打击时代即将来临 调教太平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开道的装甲车上,机枪手警惕扫视着四周,身后三辆车头悬挂着国旗,几乎一摸一样的轿车内,皇家禁卫们紧握冲锋枪,鹰目森冷。

车窗外平整的水泥马路沿着青山绿草穿行而过,远处的田野里不时可以看到拖拉机来回奔走,迎面试过的小卡车更让人仿佛感觉再看30年代的美国乡村影片,可偏偏这里不是美国,而是太平洋上另一个庞然大物。

原本李默一行是乘坐飞机直飞奉天飞机制造厂试飞院的,可由于天气原因才改为汽车,倒是让他有机会亲身体验农村的变化。

李默前世就是思想较为西化的技术人员,换成早年意识形态对峙的年代,他这类人即使有一身本事也别想出头,甚至还会被扣上大帽子。

现在不同了,他回来了,回到了一个几乎是白纸的年代,可以慢慢勾画出最美丽的蓝图,加上建国初期跟随他身边的几乎都是吸收了西方文化的海外华人,所以国家建设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些西化烙印,比如城市建设,乡村规划等等,都结合了一些西方特

尤其是获得了西伯利亚和婆罗洲等几乎是空白土地后,国内人口开始稀释,根据战前的人口普查来看,光是东西伯利亚和婆罗洲就稀释了4千万人口,再加上新几内亚等岛屿,有近6千万人口离开,这使得国内耕地不在紧张,加上农业部严格采纳了他提出的控制耕地扩张,推行集约化耕种,加强林业保护等根据后世绿e环保理念改变来的新技术和理念,使得国家环境保护和人口粮食等问题得到了平衡。

这就是李默最想要的东西,当人口扩张减速,而土地开始增多后,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的资源就会多起来。

后世很多人说中国人创新不行,但在李默看来那是需求造成的,一个僵化的市场是无法拥有创造的,所以他奉行的是自由经济,一切以需求为标准。

国民的需求,成为了企业最好的动力,不去适应,不研究新技术,你就会被淘汰,就像现在这样,拖拉机已经不再是稀罕物,汽车走入寻常人家,甚至农用飞机都不算新鲜,这使得很多人开始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战争,发展的脚步还将快上几步。

随着俄国剧变,解决战争成为了如何打赢战争之后又一个最重要的课题,看似类似的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调教太平洋》,牢记网址:m.bqgcn.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