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 一贫如洗的兰家 从1981年卫校开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兰丽娟从学校食堂找到了一根棍子,挑着自己的衣服、被褥、书本等一大堆东西,咬着牙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的家乡,是位于会嵇县最西边的山区,冬桥公社联众村。

每次回家,她都需要坐最便宜的火车到达钱清镇,从钱清到冬桥公社大约有20多公里路,兰丽娟需要一路步行大约4个多小时才能到家。

别说一个只有19岁的小姑娘了,哪怕一个大老爷们挑着这么多东西,走几十公里的山路,那也是吃不消的。

兰丽娟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歇一歇,然后继续咬牙坚持往家赶。

她比陈棋幸运的是,陈棋所在的夏泽村,民风不是那么纯朴,陈家完全是靠自己,所以最后搬家走得也坚决。

而兰丽娟能继续上学,却是全靠村里乡亲和亲戚们的帮助。

当年她初中成绩是整个钱清区10所中学第一名,但是再升学家中的压力就太过巨大了。

兰丽娟的爹早年就去世了,家里就剩下她母亲一个人干农活,另外还有一个老奶奶,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要养活。

兰丽娟的母亲叫施阿条,施大妈虽然心疼女儿,但这样的家庭条件最多也只允许一个小孩上学,她总想着将读书机会让给唯一的儿子。

好强的兰丽娟不得不拿着成绩单,跪在地上,恳求她母亲给她一次机会。

因为她想继续上学,想改变自己的人生。

最后还是村里人看不过去了,这是全村第一个“女状元”,所以东家凑个2角,西家给几个鸡蛋,这样才凑齐了钱,让兰丽娟有机会走出大山。

当然最后,她的弟弟妹妹就不得不辍学了,从小得帮着家里干活养家。

这也是兰丽娟心中一直的愧疚,也是她一心只想好好读书,赶紧工作好回报家里的主要原因。

傍晚时分,兰丽娟终于走到了村口。

看到村中唯一的中专生回来了,村民们纷纷都过来打招呼:

“丽娟回来了呀?”

“嗳,叔婆,我回来了。”

“哟,兰娟你放寒假了呀?瞧着又长高了呢。”

“是啊,五婶,过完年就可以实习了。”

兰丽娟就样一边打着招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