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3. 番外4 盘点哪位帝王身边最好混 穿成对照组的首辅儿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永盛帝在前期的时候,基本不怎么管事,官场也比较乱,但是到了后期,随着江启的地位越高,大家日子就好过了,尤其是在后期贺茂徳和杨烨相继倒台之后,江启坐上了首辅的位置,官场就开始慢慢变得清明了,至少在科考上面,绝对能做到公平公正。】

天幕上的女声吐槽道:【可能就是因为当年贺茂徳儿子参加科考,他一路搞贿赂,后来还自己去批阅儿子考卷,给儿子定分数,还扔江启的卷子,估计给江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江启可不就得整治这种乱象了。】

【来,让我们说谢谢贺大人。】

贺茂徳脸黑的跟锅底似的。

但是杨烨的也好不到哪去,毕竟未来大皇子没有登位,他自己和贺茂徳也是大哥别说二哥,全都倒台了。

他自认为是清流一派,但是天幕里直接把他老底都给掀了,他哪能高兴得起来,脸都丢尽了。

【大家也别觉得等江启上位再到他发挥作用要很长的时间,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江启这人是有名的少年天才,大乾朝第一位六元及第的大才子,当他考上状元的时候,其实才十三岁。】

这一下,大家都惊到了。

纵然很多百姓家里并没有供孩子读书,读书人在整个大乾百姓当中不能算太大,但没吃过猪肉不等于没见过猪跑啊,村子里或是在镇上,多多少少都存在那么一些认识的读书人,尤其是在考中之后,官差们敲锣打鼓的来报喜,有了功名,见到县令老爷都不用下跪,家里的人也不用去服役,不用交税。

这么多的好处,哪个人得了附近的人能不知道呢。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见了读书人,那就是开口说话语气都要弱上几分。

几乎人人都对读书人抱有一种敬意。

所以读书到底有多难,大家才更清楚,有些人终其一生连个秀才都考不中,这种情况多得是。

否则的话,若是大多人只要读书就能考上,大家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把家里的孩子送去读书。

一时间,大家都议论纷纷,“人家这孩子可太厉害了吧,十三岁就考中了呢。”

“我记得考试这事情没那么容易吧。”有的人听得都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认知了。

“当然不容易了,你没听人家天幕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