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生气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则要等12小时。顾青云看了一眼厨房,只看到三丫的小鞋子一闪而过,知道她们在偷听。

“这个不怕,到时叫大丫她们把咸蛋卖到其他县或镇就行了,现在事情还没发生,说那么多浪费。”老陈氏拍板。

于是,这个话题就那么过去了。

顾青云只觉得有点憋闷,家里的女孩们真是太……难道这也要提防?无法形容,可大家都是习以为常的样子。于是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

当晚,顾青云洗完澡刚准备背书的时候,他爹就进门了,主要跟他仔细说同窗们的事。

顾青云这才知道,赵文轩家是镇上的,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带着他。他们以前也不是桃花镇的,是七年前从外地迁来的,因为赵文轩的娘亲刺绣手艺高超,所以能供得上他读书,在镇上也站稳了脚跟。

至于赵玉堂,他家中是经商的,家在县里和镇上开了两家布店,卖的都是价格较高的布匹,生意很好。

本朝规定,商人是有等级的,从一等到五等,根据纳税数额来划分,最高等级的就是一等皇商,只要上等级的,名下的土地不能超过一定的亩数,以防有些商人赚够钱就买房置地,挤占平民的生存资源。

此外,商人的后代也是可以科考的,只是会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像一些小商贩,只要纳税的数额没到一定的地步,就可以买房置地,户籍还可以是“农”。

总之就是打击大的,保护小的。

顾青云看到这一条规定后,非常惊讶,貌似前世他没听过古代有类似的规定啊?难道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

不过他又很佩服顾大河打听事情的能力,他才刚进私塾呢,自家的老爹就把情况都打听清楚了。

“爹把这些告诉你,是想让你多个心眼,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注意不要冒犯他们的避讳之处。”顾大河神情温和,摸摸顾青云的脑袋,道,“爹就希望你能多交几个朋友,这样聊天说话也有个伴。”

顾大河想起了自己儿子常常一个人待在房里读书的情形,这才忍不住开口。

只恨自己没给他多生一个兄弟,要不然也不会经常一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