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三章 鲜卑十万齐入寇 汉末卫公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在三国时期中,卫宁是比较欣赏公孙瓒的。

而蓟县与右北平的争斗,甚至发展成势如水火的恶劣关系,互相攻伐,便是刘虞与公孙瓒在主张对外政策根本上的巨大分歧。一方主张对外族予以安抚怀柔,而另一方却始终认为铁血才是震慑边疆最为有力的措施。

白马义从,名动北方。乌桓,鲜卑,见者奔逃。

公孙瓒虽家事不错,但其母位身份低贱,是庶出子弟,算是起自微末,只能以郡县书吏从军,一直到领右北平太守起始,皆以自己才能和军功向上爬,而公孙瓒也因为身份上的尴尬曾经做过汉朝的次级阶级,更能体会到边疆百姓对北方蛮族的憎恶。以至后拥兵右北平起,数年来与外族征战不断,常杀得乌桓丢盔卸甲逃亡。而在刘虞到任幽州后,本就因为公孙瓒打压下损失惨重的乌桓部落,正是因为刘虞怀柔的政策而当做摆脱公孙瓒攻略的挡箭牌,纷纷依附在刘虞麾下。

乌桓被公孙瓒打压,这才起了投奔刘虞的心思,而刘虞却觉得这是因为自己政策上的高段,而更加坚定安抚怀柔的心思,反对公孙瓒暴力铁血的做法当做野蛮武勇,数以州郡上官相压,庇佑乌桓。

这便是两人矛盾最基本的种子。而在大义和外族的投奔下,本就不擅武事的刘虞,却能够与公孙瓒周旋一二。

卫宁很多时候反倒觉得公孙瓒的存在更像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并不适合作一个诸侯,因为他没有王者霸主该有的冷静和睿智,最适合他的位置,应该是一方边戍大将。

他擅征战,而多是一个武人,身为边疆大将,一些流传在边塞已久的恶习在他身上一概不少。不懂内政和大略是他最致命的弱点,甚至眼光上的缺乏,也使得他只能守土一方。而非方放眼天下的人物。

同样,刘虞却是一个典型的文人,汉武帝始已经开始渐渐变质地酸腐儒家文化,在他身上却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擅政而不懂军,这两个人,倘若能狗达成共识上的谅解。甚至是统一规划在一个强有力的君主之下,大汉的北方大可高枕无忧。

可惜,两人政策上的根本矛盾使得他们毫无共存地可能。

董卓暗中结交鲜卑乌桓匈奴,使其大军南下入侵。乌桓族即便再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