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零一章 转移矛盾 汉末卫公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两晋立国是依靠庞大的士族群体而窃取帝位,朝中权利被这些仕宦瓜分,所谓的官宦子弟才能良莠不齐,大多真正有才能者得不到晋升根本。甚至东晋时候还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正是这些士族坐大,奢华腐败糜烂整个社会,站在高位者,可以肆意践踏底层人民的一切,甚至是性命,出名的王恺,石崇斗福,王戎庄园遍及八方,钱多而锈,便是各种代表。

国家的利益大多被这些士族垄断,真正的朝廷却又被大多昏聩无能的人把持,五胡乱华带来数百年的祸乱,不单单是三国战乱人丁失却的遗患,说到根本原因,却更在于士族坐大,享受挥霍浪费的国家资源几乎到了发指的程度。而随着魏国渐渐的变质腐败,人才的大量流失,埋没隐遁,国家机器得不到真正有力的新鲜血液才会越发衰败不堪,要知道魏国初立,凭借一国,不仅仅是对吴蜀的压制,而北疆蛮人又岂敢南下牧马!战乱死人或许是五胡乱华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却始终在于士族的坐大。

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两晋使用,甚至如王猛之流的大贤,宁肯投奔北国胡人,也不愿南下东晋为官,不得不说是种悲哀。而在胡人南下的时候,甚至还有不少汉人百姓夹在其中,数目庞大不在胡人之下,官逼民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官僚都是一体的阶层等级,而这个阶层还垄断了国家大半的资源利益,珍惜自己的利益,视百姓平民如草芥。

卫宁不是悲天悯人的圣人,要去大胆妄为的站在所有士族地对立面上去,而却正是不解除这根本性的毒瘤。便根本谈不上未来的延续。说到更深处,饶是他卫氏一脉代汉而立,也不过是继续了魏晋地末路和破败。

在他看来。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魏晋时代可以说是最为悲惨的一个年代,整个社会风靡空谈,奢华成风,人丁稀少,有才的寒门子弟得不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少数出身贵族的才干却也不得不跟随主流同流合污。如谢安。隐居之时不也还是因为谢家衰败而出山为官?

饶是褒贬不一的北宋,却也是中华少有经济繁荣地年代。他不同样也经历了五代十国地战乱?但两晋时代,无论军力,政治,经济,各方面。可以算的上是历史上少有地破败。

不单单是为了国家,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