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2. 又见乾隆 第六次穿越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弘晞的个子比三个小堂弟高了一个头,他用两只小手按着自己汗玛法的肩膀,努力直起小身子往前面观望,总算是让他隔着人头间攒动的缝隙瞧清楚前面黑压压一群人正挤在木屏风前抢购什么了。

只见用手扒着屏风的百姓神情激动地对着站在屏风内称重的年轻售货小伙,扯着嗓子吆喝:“给我一斤——”

“快,快!我要半斤,给我来半斤——”

百姓们很着急,站在半人高木屏风后面的售货小伙则一脸淡定的,左手拿着撑开的牛皮纸包,右手握着一个淡青色的葫芦瓢,在盛着白色沙状物的木箱子中挖呀挖呀挖。

粮油区人声鼎沸,十分嘈杂。

搞清楚情况的弘晞当即转过头对着自己汗玛法大声道:

“玛法,他们在抢着买盐呢。”

康熙与众位皇子们闻言眼中也瞬间滑过了一抹了然的神色。

受制于现有的产盐技术、运输方式以及高昂的盐税,民间官盐的价格不菲,眼下超市刚开业有优惠活动,想来百姓们才急急忙忙的争抢盐巴的。

想起目前大清的十一个产盐区,盐巴的质量良莠不一,分着池盐、井盐、岩盐与海盐;价格也是参差不齐,沿海地区的盐巴,有的质量一般的粗盐一斤几文钱就能买到了,可到内陆甚至偏远地区一斤盐得卖几十、上百文,甚至贵的得卖到一钱、两钱银子。

全国上下吃不起盐巴的百姓不胜枚举,盐商却各个家中拥有富可敌国的泼天富贵,还有现代超市里那平均下来一袋两元多的雪花精盐,八旗制度有问题,盐政也得改革,兢兢业业几十年,以为自己的大清歌舞升平了,其实细看处处都有弊端,被骨感的现实给打击的心中沉甸甸的康熙不禁出声叹了口气,抱着怀里的大孙子,对着儿子们说道:

“走吧,先出去。”

胤禔、胤礽等人心中的想法也与自己汗阿玛差不多,接收到老父亲发出离去的信号,众人也都纷纷从人堆中退了出去。

此刻西边橘红色的夕阳已经彻底滑入地平线了,天色也渐渐变得有些昏暗。

待老爱一家人走出超市大门,感受到迎面吹来的温热夏风,也没在大栅栏处停留片刻,直接乘着马车、骑着骏马快速往皇城的方向赶了。

……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