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64 章 鸿雁文会·上 科举养崽日常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李府上下一片欢腾,大儿年纪轻轻考上举人,李珍眉宇间也染上矜持的喜意。

屋内杜长兰同严奉若对弈,他落下一枚白子,笑言:“午后李伯伯提问,我答的算不得好,他也未责备我,多亏了大兄啊。”

杜蕴咽下口中点心,仰起小脸问:“爹答了什么?”

严奉若摩挲棋子,迟迟未下。

对上一大一小好奇的目光,杜长兰摸了摸鼻子,道:“苟富贵,无相忘”。

小孩儿眼中茫然,这没头没尾的一句,他委实不懂。

屋内响起一道轻轻的笑声,严奉若落下棋子,对杜蕴解释:“此乃出于史记·陈涉世家一文。”

小孩儿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捂住脸。严奉若道:“你还未学至此,不知缘故也是合情理。”

杜长兰落下白子,将严奉若围堵,笑眯眯收拣战利品,一边道:“你奉若伯伯说的对。”

古代讲究博闻强记,科举尤甚。大几十万字的书籍需得背个滚瓜烂熟。仅史记一套,独占五十多万字。

而考生需要背下的不仅是《史记》,《汉书》《战国策》《左传》等大几十本史书,也在悠哉悠哉挥手。

且不提一般秀才能否拥有这些书,就算侥幸拥有,也需老师讲解,自己有悟性参透,更需下功夫苦记。

范进中举后惊喜的疯狂了,杜长兰初学时难以代入,如今站在科举制度下,看着一层一层筛选,才知中举对一个平头百姓出身的读书人意味着什么。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世有千万人,自有千万般体会。

如陆元鸿之流听闻此,一屁股蹲儿坐地上嗷嗷哭,嘴里直嚷嚷:“当个秀才就够了,不想再考了”。

可惜陆元鸿遇上杜长兰,被杜长兰无情镇压。

严奉若抿了一口花茶,压住喉咙间的咳嗽,问杜长兰:“我知你勤勉又聪慧,不该如此,可是琐事扰了心神?”

“真是什么也瞒不过奉若兄。”杜长兰心虚垂眸,声音微弱:“县学书籍紧俏,我需誊抄再阅。”

清脆的一声响,严奉若落子,拦腰斩断杜长兰侧翼八子。

一瞬间,杜长兰和观棋的杜蕴都心疼坏了。

严奉若眉头轻皱,少顷叹道:“如此,你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