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5章 技术与身高(1) 我还是想打排球[竞技]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翌日,比赛前。

华国队在租用场馆之内做最后的技术确认。

许鹤、傅应飞、王一民三人的互传技术虽然还没到绝对稳定的程度,但实战中的平均到位率已经可以达到70%以上。

到位率和成功率不同,到位率的计算要求更为严苛,70%的到位率在国际上已经非常优秀。

教练组对于这样的数据十分满意。

队内实战到位率和赛场上的实战到位率不是一个东西。对手越强,己方的到位率越低,这70%到了赛场上后恐怕很难维持,能有50%就算不错了。

但这种出奇制胜的新战术,玩的就是心跳,50%的到位率在国际上已经很高了。

许鹤自己追求完美没什么关系,他们教练不能陷入让队员追求完美的固有思维里去。

“下午美国队的队长是他们的主攻,在全球普遍转变成强力接应体系的情况下,他们还在使用单一进攻核心的战术,他们的主攻也值得他们的教练这么做。”

徐天阳在白板上贴出美国排球队队长的资料。

排球运动员们的视力极好,站在原地就能看清楚A3资料上显示出的数值。

这位队长的跳跃数据高达379,距离世界纪录仅仅只差了10厘米,这个高度意味着华国队的拦网对于他来说形同虚设。

“这就是美国频频选择亚洲区域国家队进行比赛的原因。”许鹤喃喃。

亚洲区域选手的身高普遍不如美国,而静态天赋这种东西却往往是迈入体育世界巅峰站台的标准。

很多打了多年排球的小将因为身高没有到达标准线,反而没有一天都没打过球的“高级”新人能吸引教练的目光。

这种“急功近利”式的组队方法短期之内的收益非常高。

但……

“你们可以把他们理解为傻大个!”

教练明亮的声音在训练场馆的上空强势地转了几圈,“除了硬扣和硬拦之外这个队没有什么特别的战术,大家拦不住的球可是适当放放,看看自由人能不能接,扣不过去的球也可以做打手出界,万事都有解决的办法。”

这是一场天才之间的较量。

胜者甚至可以决定今后排坛的走向。

华国队以技术和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