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三二章 丝竹惑人心 1635汉风再起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1646年4月1日,汉洲,建业城。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阵轻柔婉转却又与这个时期完全不同的曲调,在齐王宫昭明殿中响起,间或有琵琶、笙、古琴等丝竹乐器伴奏,迥乎于常见的音律虽然听起来有些怪异,但隐隐透出一种特质的感染力。

“嗯,很好,似乎有那么一些味道了。”齐天听了,不由微微一笑,虽然这乐器简陋了一点,音调也没后世那般空灵,但听上去,也多少有些现代音乐的感觉。

“谢王上夸奖!”白芷君放下怀中的古琴,曲身微微一福。旁边坐着的几位女侍和乐者也起身朝齐天行礼。

“无需多礼。”齐天摆摆手说道:“这十余日来,让你等迎合寡人胡乱编词造曲,心中定然是多有不耐吧。”

“小人不敢!”宋康祖闻言,立时跪了下去,其他人见状也跟着跪在他身后,白芷君愣了一下,也随之跪在地上。

“你们这是做何?赶紧起来!”齐天不由苦笑一声,“我齐国可是不兴下跪磕头,你们无需如此。刚才我之所言,并非威吓你等,确是我编曲调,是你们此前从未闻听过,让你们作难了。”

宋康祖偷眼看去,见齐天说得真诚,并未戏耍他们,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们一行六人,包括广州正兴街花魁白芷君,都是被淮商周应平从广州茗翠楼中买下,并一路辗转带到汉洲。在建业城待了两个月,周应平好容易通过印度商社大掌柜白远贵的门路,进到了王宫,并将他们敬献给了齐国大王。

原以为,汉洲乃是蛮荒野人之处,众人从离开广州后,一路漂洋过海,仿佛永远都走不到头的海路,就已经心如死灰,认命地准备埋骨荒野,任人摆布了。

不过,到了建业城后,发现此地除了少数矮黑土人、红毛绿眼的夷人外,绝大多数都是跟他们一样的明人,更令人欣喜的是,此处居然有城市、工场、农田,城中有官府,酒楼,客栈,甚至还有几处热闹的商品交易市场。尽管这座城里的人口也就是大明普通县城一般规模,但整个城市规划得异常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