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四四章 大明之财政转移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这就是枭雄啊!”

杨大使对这场冲突的结果忍不住感慨道。

当然,这已经是两个月后了。

距离实在太远,就算驿道接力,消息的传递也只能维持在每天四五百里的速度,而且西域的驿道只是理论上能形成接力,但实际还有不少地方因为自然条件太恶劣,根本不可能维持正常的驿站距离。

比如星星峡和哈密之间两百公里无人区。

这样的地方只能拉长距离。

哪里能挖出水井就在哪里修。

从怛罗斯一路向东,整个驿道上不少类似情况。

像这些地方就无法搞什么五百里加急之类传递了,只能让信使骑着马走多久算多久。

而且遇上沙暴之类,说不定还得耽搁更久。

而且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接受这种令人无奈的现实。

虽然现在已经开始实验信号塔,而且银行系统也搞了几条线,但向西域是别指望了,这种信号塔之间是有距离限制的,比驿站间距离还短,星星峡向西这种连驿站都维持不了正常距离的环境下,信号塔就更不可能了。实际上就算大明内地的信号塔,也只有部分人口稠密的省份能维持,这东西需要人值班盯着的,像山区甚至需要孤零零在山顶长期驻守。

另外在多雾多雨的省份同样也受很大限制。

毕竟那就是个拿眼睛看的东西,再好的望远镜也没法穿过雨雾啊!

而且能够传递的消息有限,必须尽可能简短,所以真正能够大量传递信息的还是驿站。

只不过需要改革成真正的邮递系统而已。

总之在这个时代想真正解决信息传递问题是很难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努力努力,把发报机造出来,但有线电报同样很难在西域这种环境普及,就算在内地还得防着被盗割电线呢!

呃,它可是真有铜。

而目前来讲最多也就是在各地大的区域里,搞出一个中心城市,然后尽可能安插自己的女人坐镇。

给她们腕表。

但考虑到这东西不能充电,所以只能在极其紧急情况下使用。

真正解决还得自制无线电才行。

“要是连这种隐忍都没有,他也不会成为整个西域的霸主了,在没有打败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