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八十八章:赏赐 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京城,这一日早朝上,刚一上朝,兵部侍郎李实便出列奏道。

“启奏陛下,两日前,兵部接大同总兵官定襄侯郭登奏,瓦剌太师也先派遣精骑五百,裹挟京卫指挥同知杨杰,都指挥佥事杨俊等人,逼近阳和口。”

“郭登得我军夜不收提前预警,于城外百里处率军设伏,成功救回杨杰等人,虏贼仓皇逃窜之下,被我军乘胜追击,此战共斩首四百余人,缴获马匹三百五十匹,其余军械另计。”

“如今杨杰已在郭登护送下返回大同,该如何封赏,请陛下示下。”

这份军报,应该说,并不算是新鲜的消息了。

李实也说了,两日之前,军报便已经到京送进宫去了,只不过,并未在朝会上公开。

但是,既然是明发的军报,哪怕没有公布,但是到兵部的时候,也就传的七七八八了。

这两日以来,对于这件事情,朝廷上下,可谓议论纷纷。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郭登的这份军报,其中有些地方,并不合常理。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军报的描述当中,杨杰等人是被裹挟而来,可问题就在于,杨杰的身份并不简单。

如果说,放在几个月之前,杨杰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的朝臣,尤其是文臣来说,都是十分陌生的。

朝堂上对于这个名字唯一的印象,就是昌平侯嫡子。

但是,恰恰是这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名字却成了整个朝堂热议的话题。

就在不久之前,边境生乱,鞑靼各部齐聚宣府讨要说法,声称杨杰在草原上挑拨离间,害死了鞑靼大汗脱脱不花和济农阿噶多尔济,要求大明交出杨杰。

以此为开端,引发了一系列的朝堂巨震。

先是京城上下流言纷纷,将杨杰偷偷潜入草原,说杨杰偷偷潜入草原,凭借一己之力,合纵连横,挑拨了整个草原内乱的事迹描述的绘声绘色,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随后,宣府军报到京,天子在朝议上亲口承认,杨杰前往边境,的确身负密旨。

虽然明面上,只是说草原乱局将起,命杨杰提前深入草原,查探消息。

但是,联想起前些日子,天子不声不响的遣派昌平侯杨洪领兵出京,其实事实是什么,很多大臣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