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原来不是说 明末:从揍崇祯开始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黄老大应了一声,就把船给撑开,别看这是货船,相比摆渡船而言大多了,但拿竹竿的撑开确实没费多少劲。

然后就是船上的船工用桨,还是那句话,短距离的两个渡口之间,不用上帆,直接就是下桨。

这个时候靠的就是人力,不过幸好的是,东边的码头是在上方上游,西边的码头是在下方下游,所以只需要斜斜的在河面上往过插,非常省力,但就算再省力也是需要划桨的。

“使劲划啊!”黄老大吆喝着,其他船上的船工老大也在吆喝。

这一条河,在这一段虽然宽不过是两三百丈,但是,由于两个码头不是平等相对的,这一条河面上的斜线就超过了500丈。

这十几条货船,快要到码头时,远远的,船老大就喊着:“停桨!”

然后掌着船舵,让船慢慢的滑过十几丈的水面,划入码头的泊位。

这靠的就是个经验,也让一直跟在船上的都尉心中一松,看着是个吃水的行家。

马车下船,挺顺利,就是费些时间,东边码头像是又来了一批人马车驾。

返回东边码头时,第2批次来的人马已经把一个个木箱从马车上卸下来,车辆和第1批次差不多。

既然船来了,那就不用卸在地上直接搬上船。

说的挺简单,但事实上极为繁琐。

光是箱子就搬了好久,幸好货船够多,人也够多,将近20艘货船一起上货,竟一次装完了。

每艘船上,都载着五六十个箱子,颇为沉重,光是撑船离码头时,就需要五个人一起将船撑出码头。

不过。

在开船之前,十几个船老大,一起找到都尉。

“将军,我们船虽大,但船工少,平日里如果顺流而下的话,拉个三五百石不在话下,也用不得许多人。

可现在,是两个码头间行船,距离过短,如果拉的少,我等每条船上这十多个船工是够了!

可现在看吃水,最起码现在每条船,人和货物加起来,怕是有200石。

从这如果要顺利的到达西岸码头,必须得40人以上摇桨才行。”

都尉明白他们是啥意思了:“行,帮着摇桨是吧?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