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2章江阴设祭(上) 好男儿留什么辫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尸山白骨满目殇,

万死孤城未肯降。

路人过处休掩鼻,

活人不及死人香。

胡骑南渡以来,大江南北有数百座城池惨遭清军屠杀,距离南都较近的扬州、嘉定、南昌等城几近变成人间地狱,但马仲英唯独选了江阴作为兴建忠烈祠的所在,其原因就是江阴这座小城,代表了华夏文明不屈的灵魂,代表了华夏民族的嵴梁。

“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我中国男儿岂可**于奴!”

江阴文庙内书生许用那一声中华男儿决不剃发的宣言,引得全城十七万人群起响应。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六朝人物;十万人同心赴义,存大明一百里江山。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以及江阴城内十数万百姓,用他们的血肉铸就了一道长城,在江阴被围困的八十一天当中。十七万江阴百姓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夷大炮,血战孤城,毙伤清军七万五千余人,将军十八名。最后城破,清军依例屠城,江阴百姓九万七千余人无一投降,男女老少纷纷与满人血战到底,力不能战者尽皆投井自尽,妇女多贞烈,纷纷投河而死。七岁孩童,毅然就义,无一人顺从,全城仅老幼五十三人藏于古塔中幸存。

古来阖城力战殉节者,唯有江阴一城,倘使我大明城池都如江阴一般,华夏又岂能陆沉,中原又岂会遍地膻腥,因此在楚军克复南都后,马仲英第一件事,就是筹建江阴忠烈祠,以祭奠江阴殉国之军民百姓。

按马仲英的意思,江阴忠烈祠建在江阴最高峰秦望山,整个忠烈祠坐北朝南,以示庄严肃穆之意。

新建的忠烈祠建筑群,包括牌坊、山门、前殿、正殿、江阴抗清英列史迹资料展示殿和江阴保卫战时期的文物陈列室等主体建筑,另外还有凉亭、花园等造景。

不过由于工期紧,时间短,至今只不过建成了忠烈祠的主体,祠内的布景还没有完成,但这并不影响马仲英祭拜江阴英烈事。

崇武元年八月十八日,马仲英亲领楚军第二旅一个营、骑兵旅一个营和三千内卫,全军缟素乘舟师直抵江阴秦望山忠烈祠前。

甲申胡乱,江阴虽阖城被清军屠戮,然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这座江南小城又重新兴旺起来,时下已有六万余百姓,这些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男儿留什么辫》,牢记网址:m.bqgcn.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