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张昭无意说关键 刘晔大喜得提点 辉煌三国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徐州人口原本将近四百万,可军队之数仅有五万余,按理说陶谦早年是带兵出身:讨韩遂、镇压徐州黄巾起义等等,而徐州有如此之多的人口资源应用,为何他不招蓦军士扩充实力?

要知道只需招十万人入伍,不仅于经济民生不损,更可立即成为实力极强的一方霸主!

这个问题,还是要牵扯到陶谦入主徐州的过程,以及与徐州本地士族豪强们的纠葛。

当年陶谦入徐州时,是带有他亲属的三万余从扬州老家招来之丹阳兵,兵卒虽然颇为悍勇,但应付起广阔的徐州全境却是力有未逮,故而讨黄巾过程中陶谦任用了泰山郡人臧霸,使其招拢士卒一并破敌,在驱逐黄巾出徐州后,拜其为骑都尉,而这个时候的臧霸已然自行收降青州黄巾,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约有两万,臧霸自号统帅,屯于琅琊国开阳县一带,只名义上从属于陶谦,实际上却是占山为王,成一方霸主。

再,徐州本地豪强们对于土地的兼并比诸于其余各州是毫不逊色的,陶谦想要稳固徐州的局势,就必须向他们妥协,并且当时刺史并没有督管军事的权力,故而当时颇有几分雄心壮志的陶谦只得以自己这些兵员与四大家族妥协,兵权分部份交由曹家之手,对于其余三家的请其出仕也未落下。到得后来陶谦得到州牧之位时,天下乱像已然更加明显,徐州内部的权力利益划分也极为清晰,百姓们被限制于豪强的士地上,辛苦年余,最后能得不过十之二一!这时候陶谦更无法去蓦兵,否则会让本土士族们的利益受损。他在徐州好容易经营出来的稳定局面立时不保。

因此,他只能将主意打到了后来战乱避入徐州的这些百姓身上,任用陈登为典农校尉实行屯田,并且从中挑选合格入伍。最后才得到两万余兵员,不算难以调动的臧霸,徐州便只有这五万军队。

说到底,还是陶谦入徐州地时机,以及他选择的对待徐州士族豪强的态度所至!

那么陶谦现今已经亡故,留给刘晔的同样也是这一个两难的局面。在这个时候袁术的举兵来攻,实际上却也算为刘晔解围,让他不至于在短时间内需要明白地表示出自己的态度,而是多些时间来思考怎样从中取得一个平衡点。^^^^思虑布局的刘晔忽然闻得有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