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四章 瓮城攻守术(二) 汉末第一兵法家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谈及昨日攻城战时,黄巾根本没在瓮城里放人,直接出让瓮城,李孟羲把黄巾好一番耻笑。

关羽默默听完李孟羲的高论,待李孟羲说完,关羽不可置否的提点道,“羲儿,此不可一概而论。我军精强,自可调精兵勇将,围堵瓮城,变城门洞之方寸之间,为绞杀之所。

然则,黄巾兵弱,又无勇战之心,黄巾弃瓮城直退守城门倒也无错。反之,若黄巾想围堵瓮城,我兵自城门洞杀出,黄巾弱兵不及抵挡,一触即溃,到时,我军尾随追杀,瓮城城门未关,我已杀至,岂不瓮城轻失也?”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行。

至于这瓮城围堵还是不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更要因兵因人制宜。而不可拘泥不化。”

关羽话完,李孟羲陷入沉思。

关羽话中的深意,李孟羲听明白了。

固然说,城门洞处,为一处绝好的绞杀敌人有生力量的地方。

但其实于黄巾而言,黄巾放弃城门洞处之迟尺之争,直接退守瓮城,反而是最明知之选择。

因,黄巾不能边拒止边从容而退,很容易被一冲击溃。当黄巾溃败,蜂拥后逃之时,可能城门都来不及关上,瓮城城门就失守了。

关羽说,兵无常势,用兵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更要因人制宜,李孟羲深以为然。

围堵瓮城,义军精兵能做成,不代表羸弱的黄巾军可以做成,这便叫做,因兵制宜。

设身处地的想,万一哪天,陷阵营来攻城,到时义军可能便将处于如今日黄巾一般之处境,围堵瓮城风险稍有些大,稍有不慎,就被杀崩。

如此算来,瓮城里一兵不放,瓮城城门直接关死,反而不失为万全之策,稳妥之法。

与之相比,围堵城门洞,无论如何,有风险。

至于说,把瓮城城门关住,瓮城里边放一堆死士,这个方法倒也能用,只是,死士是生死存亡之际拿来以死博活以小博大的最终手段,而不是拿来送死的。

有一众悍不畏死的死士,留着哪一天破阵杀将,留着诱敌深入不好,非要在瓮城中浪费掉。

死士用来破阵杀将,可挽救一场败局,用来诱敌深入,也可以小博大,坑害敌军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