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序 夺粮剿匪记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欢迎你来到北大荒农业展览馆,这里记载着一个个关于粮食的故事,这里珍藏着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当我们”

讲解员王燕玲,每次讲解总是这么开头。在这个展馆里,别看她年龄不大,资历算是老的,三年前刚建馆的时候,她就在这儿。她给省里和中央最高级别的首长讲解,给大学、中学、小学的师生讲解,给工人、农民、机关干部讲解,给名目繁多的各种参观团、旅行团、考察团、学习班、慰问团讲解总之,只要走近这段历史的人,都能听到她倾情的讲解。她能用流利的英语给外宾讲解,也能机智幽默地回答参观者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因此,在参观者的留言簿上,除了发表各种观感之外,还有不少是对她的赞誉。她不像有些女孩子那样,把这份工作当成一块跳板,利用能接触各级首长的工作机会,往令人羡慕、向往的岗位上跳。她热爱这份工作,不是因为这里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因为她是北大荒创业者的后代。她的父亲是南方某大城市的下乡知青,因为和一个老北大荒人的女儿相恋结合,1978年那阵子,看到一列列载着他同学、战友的列车远去,他把头一扭,留守在了这块土地上。

大学毕业时,王燕玲选择了这个岗位。在这儿,她一遍遍地重温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对这段历史的创造者们充满了敬重之意。每次讲述,都很用心,她希望人们在回顾这一段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为北大荒人的自豪,感受到作为北大荒的第三代人对创业者们的真情流露。

可是,今天王燕玲的内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心头仿佛有一只小鹿在上蹿下跳。昨天她接到通知,今天将有一个特殊的回访团,要由她担当讲解工作。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个回访团的平均年龄已有80岁,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回访团的成员,几乎个个都是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除此以外,为了组建这个团,农业部有关负责同志煞是费心,投入不少心血和精力,好不容易才把这些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功臣从省内外、国内外聚到一起。今天王燕玲将要接待的,正是这样的团。他们是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的主人,是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的创造者。她怎能不热切地盼望、由衷地激动呢?没有他们的奋斗和付出,哪有今天繁荣昌盛的北大仓?王燕玲感到这是她人生经历中一次重要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夺粮剿匪记》,牢记网址:m.bqgcn.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